娃娃鱼有多少品种(11/19收集汇总)

娃娃鱼有多少品种

  本文收集汇总于11/19日,今天给各位分享娃娃鱼有多少品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娃娃鱼有多少品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参考一、娃娃鱼的种类

    娃娃鱼
      大鲵,俗称娃娃鱼,在分类学中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Vrodtl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隐鳃鲵科包括2属3种:大鲵属(Andrias)和隐腮鲵属(Cryptobranchus),大鲵属在日本有日本大鲵(Andriasjaponicas,又名大山椒鱼),中国有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s),而隐鳃鲵属则分布于北美的美国隐鳃鲵(Cryptobranchusalleganniesis),俗称Hellbender。
      一、中国娃娃鱼
      我国娃娃鱼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友扮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重庆等省市居多。3种大鲵的个体属中国娃娃鱼最大,体长可达1.8米,重100千克之上;娃娃鱼起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素有“活化石”之称,是目前所知两栖类种个体最大的动物,在我国属二类野生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营养、食用及药用等价值。
      二、日本娃娃鱼
      日本娃娃鱼主要分布在本州到岐阜西部,四国和九州的局部地区的山区河流中。体型大,全长一般为60厘米左右,体长可达1.5米,重45千克;身体的北面通常为灰褐色,大都有花斑,眼很小;口裂大;背面有很多疣粒、躯干部长筒形,两侧又很厚的皮肤褶;四肢肥厚而短,扁平状;尾部短。生活在河流的上游及水质清澈的山溪中。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下旬为产卵季节,一般一尾成熟的日本雌鲵产卵有400~500粒。卵呈***,直径在5毫米。据报道,日本已经取得了日本大鲵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的成功。
      三、美国娃娃鱼
      美国娃娃鱼主要分布于美国东部在纽约到密西西比一带,往西抵达密苏里州、阿帕拉契山脉以及欧扎克山脉的溪流中。美国娃娃鱼个体最小,体长最大为0.74米,重1.8~2.3千克。构造与日本娃娃鱼、中国娃娃鱼相似,外形主要区别在于它扮物有一对或者左侧有一个鳃裂,身体背面为褐色或灰色,其上有许多暗色斑纹,腹面颜色较浅,头部大而扁平。摄食河蟹、鱼类等动物性饵好缺灶料,产卵季节为9月份左右,一般一尾成熟的雌娃娃鱼产卵有300粒左右。目前没有关于美国娃娃鱼人工繁殖的报道。

参考二、娃娃鱼的种类

    娃娃鱼学名:Andriansdavidianus
    分类:两栖纲、有尾目、隐鳃科
    分布:长江、黄河、珠江流域中下游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地区。
    栖地:水质清澈、水流湍急、水温低之山涧溪流。
    食物:肉食性以鱼、蛙、蟹、蛇、螺、蚌、水生昆虫等。
    繁殖:六至八月亮野源间,卵呈念珠状。
    俗名:娃娃鱼(目前最重的一只14.9公斤,114.5公分)
    概述娃娃鱼[大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娃娃鱼的样子长得很怪,
    头大、扁圆而宽,嘴也大,眼睛很小,后面拖著一条侧扁的大尾巴。娃娃鱼外形有点像壁虎,又像鲶鱼,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鱼”了。娃娃鱼身体呈棕褐色,皮肤润滑无鳞,长著四只脚,又短又胖,全身光条条的,前肢很像婴儿的手臂,叫声也很像婴儿。因此,一般人都叫它娃娃鱼。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很奇特。生活在大山区清澈、湍急的清凉溪流中,栖息在岩洞或石缝中间。
    洞内宽敞平坦,白天睡觉,夜晚敬态出来活动。娃娃鱼虽名为“娃娃”,实际上是性格脊敏凶猛的肉食动物,以蟹、蛙、鱼、蛇、鳖或鸟、鼠类为食,饥饿缺食时也吃比自已弱小个体同类。
    娃娃鱼的牙齿不能咀嚼,它张开大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里慢慢消化﹔将其内脏挖去一个小时,还能照样爬动咬人。它的寿命虽不及海龟、鳄鱼那么长,也可以活到一百二三十年。娃娃鱼像青蛙一样,冬天不吃东西进入冬眠。
    河南省卢氏、欒川、西峡、鲁山等伏牛山腹地的县区,山高谷深溪流多,是中原地区繁殖生长娃娃鱼的最佳环境,因此娃娃鱼能在这里历代相传,繁衍不衰。
    娃娃鱼相貌丑陋,但肉却肥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品。但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各娃娃鱼的产地均滥为捕杀,致使这一珍贵动物资源濒临灭绝。
    为了拯救这一珍贵动物,我国政府正式公布娃娃鱼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河南省人民政府也正式将伏牛山区的卢氏、西峡等县,划为珍稀两栖动物大鲵的自然保护区,这为娃娃鱼的繁衍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
    娃娃鱼是我国珍贵的动物,它供观赏,经济价值也很高。除去食用外,还可以入药,对贫血、痢疾、霍乱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我国的娃娃鱼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参考三、蝾螈有多少品种

    蝾螈(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
    蝾螈犁骨齿呈“∧”形,唇褶较显,前颌骨1枚,鼻突中间无骨缝;上颌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幼体有平衡枝,外鳃3对,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鳍褶低而平直。
    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在寻求配偶时,雄螈经常围绕雌螈游动、时而触及雌悄启螈肛部,时而在头前,弯曲头部注视雌螈、同时将尾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如此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团),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时,岁派雌螈紧随雄螈前进,恰好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纳入泄殖腔内。精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纳精后的雌螈非常活跃,尾高举与体成40□~60□,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常态。雌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至产卵季节终了为止。在产卵时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将卵产于其间。每次产卵多为1粒,产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启雀如卵;一般每天产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般经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对羽状外鳃和1对细长的平衡枝。蝾螈是较好的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虫。
    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
    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
    蝾螈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朝鲜族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
    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各地的潮湿环境中。
    因为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活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格外是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
    而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份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例如六角恐龙的陆栖型与水栖型便是最常见到的例子。
    虎螈主要生活在北美,最常见的种类生活在墨西哥,身长在二十五厘米左右。鉴于虎螈的一生非常特殊,科学家借助虎螈来研究两栖动物的生长与进化过程。